婚宴

昨晚有舊同事結婚了,用了在婚宴內宣誓的儀式。

我應該第一次參與這樣的婚宴,很特別。

祝西寶寶幸福快樂~~~~

標題上的字,懂得讀嗎?

今天有同事在早會上說起「辛亥革命」,同事說起「革命」一詞乃係外來詞,源自日本。本來來自日本的外來詞並不罕見,電話、會計,短語如「~一族」、「人氣」乃至近來香港樓盤熱衷的「駅」(日文漢字,正式漢字為「驛」)都是來自日文的,香港人如你如我,使用這些詞彙就如呼吸一樣自然。

同事再說「命」之含義,倒讓小弟茅塞頓開,命者,天命也,君權神授,推翻政權,當然是逆天而行,故謂「革命」。再來,同事言「國家」也是來自日本的詞語。

如果以上言論出自小弟之口,大家頂多覺得小弟有當漢奸之潛質,哈日哈上腦學了泡菜國的口吻,然後跟我講句:「笑什麼?畜生!你也是中國人。」

不過同事是一位德高望重,公認對中國文化素有研究,被稱為「活百科」的中史教師,看官如你,還有什麼好講?

大家如果仍記得「豁然開朗」、「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出處,應該記得陶潛的「桃花源記」。標題一個「詣」字就是來自文中「詣太守」一句。「詣」,音「藝」,拜訪之意。

中三的學生,眼巴巴看著小弟,說未見過。我以小弟的日本火車知識,跟他們講,這隻字在日文內給保留了:每年1月1日開去神社讓人們新年去拜拜的火車,車頭都會有一個寫著「初詣」的板。初詣正是指新年去拜神。

立刻有學生講:「哦!唔怪得咁熟啦!我睇漫畫睇過!D女仔著晒和服拎住支箭o架嘛!」

先不說文首的「電話」「會計」,有好多中文字,它們的意思已經在中文內消失了,倒是殘留在日文內。例如「標識」(現代中文寫成「標誌」)、「要請」(現代中文寫成「邀請」)、「瞭解」(現代中文寫成「了解」)。甚至「君」(日文中的第二人稱,相當於現代中文的「你」),這些字在文言文中出現,學生可以說一竅不通,我在課室搬一堆日文出來,同學卻說原來見過,仲好面善。

要從別國文化中找回自家文化的殘留影象,可悲嗎?

說殘體字傷害中華文化的朋友,你們又有什麼見解呢?

我在轉堂時跟這位中史老師說起,在課室內出現以上情境,我覺得很感慨,他笑而不語。我想,我們兩個心中,都突然閃起了「任重道遠」四隻字。

前世殺o左人,今世教中文。各位殺人犯,共勉之。

庸人自擾煩惱自尋

話說昨天去了某酒店吃「生日飯」。氣氛相當不錯,事實上這酒店的自助餐一向是「生日飯」的首選,有很多檯本地人都是有生日的壽星仔壽星女在席。

旁邊坐著一對看似情侶的物體,二十來歲。男的拿起一台單反 (Nikon D90) 拍女的,吃得尚且快樂,似乎是給女的慶祝生日。

不過不到30分鐘,那女的便開始「來料」。

接著的一小時,那女的便不停在向男的抱怨,我聽到的大致只有3個point:

樣樣都嫌貴(大抵是這裏提供的照相服務),拎住自己部爛鬼相機影影影。

冇驚喜俾我,乜都問過我。(真係躺著也中槍)

做乜唔買紙巾,拎我o個o的。

人地D男朋友乜乜乜乜乜乜……

最尾15分鐘仲玩大力掟杯、拍檯、喊。到最後,男仔話凍,跟經理說要調檯。

這酒店說是女生的夢幻之城我想也不誇張,我也想不到原來要「驚喜」比這重要,下次請這男的帶這女的去九如坊食牛腩麵,交通方便,豐儉由人,保證驚喜滿載。

也不妨問問俗稱「厹」的男生,萬幾銀一台相機拿來影女友已經相當俾面,拿著5萬幾銀一台旗艦機影過上百個model 從未影過自己女友的大有人在。

公眾地方掟杯、喊才是致命傷。別人的故事,其實我從來也少理,即使當你是我的輔導對象,我也會體諒人有情緒。大姐,你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火車捐山窿都真金白銀走進來開開心心食一餐,唔平o架,妳憑咩開台六國大封相要我地睇?

還好,總算平安吃完平安回家。

問我的話,平凡是福就算了。心裏好想跟那全程唔知點算的男仔「飛X o左佢啦,唔靚唔係罪,最差係格衰」。不過其實又唔關我事的。

又病過

暑假尾才看過一劑醫生,哪門子的「上呼吸道感染」?

那條醫生好似唔想做咁,入到診症室3分鐘唔夠,草草聽聽就叫你走,連咩事都懶得同你講。

可否不要咳,咳是最最乞人憎的,咳到連自己的家人都掩鼻而走,好有被遺棄的感覺。

理性的叫自己明白,老人家年紀大,如果感冒可以好長手尾,但可否做得乾淨俐落一點?

算啦,我今晚都係自己匿在房內上演中年版猶山節考算數了。

舊生

小時候從未想過要輟學,最少覺得,自己讀到中五是理所當然的事。當然,後來也半推半就到了教院讀書,順利談不上,化險為夷就是了。

以前教小學,學生升上中學也是基本會做的事,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半路中途離開學校,我教過的三屆小六,他們都順利升上中學,雖然未必是心儀的學校。

上星期是開課的第一周,一日,我趁中午的時候到屋村的商場買午餐,在M記,見到一個本來在那天上課時應該在課室見到的學生。

人名紙上尚有他的名字,不過給刪去了,原因是他並沒有註冊。

孩子是新移民,3年前我還當過他班主任,他絕不是無心向學的類型,在班中沉默寡言,英語成績不太好,其他科目也不怎麼突出。對著同學,還是習慣說普通話,也不愛什麼課外活動,最多是坐在球場旁看看別人打籃球。

之後2年,沒有教他們,在走廊打過幾次招呼。始終不是自己教的班別,沒有什麼特別事情,最多只會寒喧幾句。

起初排隊時見到櫃檯前的是舊生,還是在自己做住持的和尚寺「半途還俗」的,有點不習慣,應該說有點尷尬,埋到去買,有什麼好講?應該問:我要問候一下嗎?之前有小學的舊生,經過7年中學,準備上大專,暑假在快餐店打個暑期工,我還是開開心心的去探班,為這位中途輟學的同學,對學校有什麼怨念嗎?還是有什麼原因未能繼續學業?

終於到我叫餐了。「阿sir, 要咩呀?」好純正的廣州話。

想不到他會跟我講廣州話。全程微笑的他,讓我的困惑一掃而空。

取餐後,不忘跟他說一句「加油呀」。

同學們做什麼,因為什麼原因離開學校,我也覺得不要緊,最重要的是,他們找到自己想做的,也能夠好好堅持做下去,做老師的,已經沒有什麼好憂心的了。

第14年

要不是朋友在facebook 貼起,我也忘了今年已經是第十四年了。

1998年9月1日,新巴接手原中巴的88條巴士線。

明年是第15年,好想好想拍一段短片。不知能否成功?

再見你的台

不知算是長情、怕麻煩還是亞氏保加症發作,用開的東西,除非有很強烈的理由,否則便沒有想轉的衝動,都甚少會想轉口味;連自己開車,也不敢貿貿然走新路,總是等邊日等閒,冷冷靜靜穩穩定定搵過google maps 睇過線圖,才會去行。自從換了mac 機之後,連看notebook 的那舖癮都戒了。

我的手提電話「歷」大約是15年,可是這15年中,跟我主號碼有過聯繫的網絡供應商就只有3大個。97年到00年是「身世怪電話」,第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是「蕉仔」,曾經用過NEC的DB2000,00年因為想轉平plan 去了「溫吐飛」,由日系變韓系,用了第一台三星摺機,還是第一批機面有顯示屏的,04年就因為百萬像素轉成6230。05年左右,看過日本vodafone 的catalog, 見識過日系3G手機的形格,於是過檔去了「衫」,出了一部當時新到爆又潮到爆的sony ericsson Z800i (雖然只有銀色殼,日本機有橙啡銅黑四色),從此進入3G時代,只是當時的3G 最引人注目的功能只是視像電話,為我而言,這個功能可有可無,於是只因一個「型」字,成了一個3G用家。

06年左右,繼04年換了nokia 6230 之後,重回了「落機喇」的懷抱。出了一台N70,一年後開始了用手機上網的旅程。當時還是有專用的瀏覽器,50蚊任用,想起都開心。07年尾又買了一台水貨813T,可是多手灌了台灣軟體,又上不到網,也不到發mms,有點雞肋的味道。

到了08年,奧運完結後,正式進入了iPhone 的世界,小弟的第一台iPhone 當然是iPhone 3G,因為這個原因,慢慢跌入蘋果的深淵。倒是因為有約在身,改變以前一年到年半轉一次機的頻率。只是05年那台Z800i開始,我一直使用3。無他,用開覺得可以接受就照用。

只是近年3的網絡質素每況愈下,在下班時間於金鐘轉上港島線列車,眼見其他跟我一樣用iPhone 的朋友繼續網上任行,我卻見到自己台機明明五柱齊發,可是facebook 卻動也不動。一程車甚至可以斷3次通話線,有點離譜。

更甚的是2年前訂iPhone 4,5月說我是長期「尊貴客戶」,我落柯打,卻眼見其他比我遲的朋友一個一個入手。後來我才知道我跟他們不同的,是他們全都是新上台的客戶。最後當我萬念俱灰,8月底,底到唔底,我才收到新機。那時,我的朋友都已經用到台機有花痕了。

有好多人會說天下烏鴉一樣黑,轉了台,其實也不是一個樣子。我明,所以我決定往後這個合約期我一毫子都唔俾佢賺,長期客戶無著數,那我做個散客找找別個碼頭泊一年半載好過了。這次,我在另一個台,挑了只簽一年約的計畫,合約精神,不要一生一世了,否則到頭來谷氣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