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創新

有言「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恕我不敢苟同。

首先檢視何謂「傳統」,統者,從糸,絲的頭緒,引申出事物的起源,一脈相連之意。一代正統,世世相傳,是為傳統。

當我們說起某事物屬於「傳統」時,不論有形無形,應該都均歷時間洗禮,經過驗證,去蕪存菁。比如中華文化號稱五千年,不少傳統一直傳至當代:端午龍舟掛鼓、中秋團圓賞月、重陽遍插茱萸。歷代文人雅士留下多少名言絕句,少說也有數百年「歷史」;反過來說,一些敵不過光陰沖刷,消失於歷史洪流中的傳統,亦不計其數。以活人祭祀神明、盲婚啞嫁三妻四妾、乃至於「送紅包」「圖方便」,時人稱為「陋習」的事情,曾幾何時,也是尋常百姓的日常茶飯事。

我認為「傳統」與「創新」本是相對,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傳統」印象也不外是細眼長辮,在唐人街吃一頓「雜碎」炒飯。先不說這「雜碎」源於中國使節宴請外邦顯貴,無先例可循。就一條辮子,也不過是三百多年前一條薙髮令,不見得是中國傳統。倒是王朝覆滅,國人仍有舊思維,認為「祖宗不能丟」、「根脈不能斷」,覺得剪辮離經叛道。或許是這些事情,讓人誤以為傳統為創新的包袱。

實際上,創新的包袱不在傳統,而在守舊迂腐,害怕改變的逸樂之心。

在傳統上加以創新的事例俯拾皆是。君不見二十年來,每逢中秋,總會見到大街小巷,總有路人提起冰皮月餅的保溫袋。月餅的傳統起源於事變之時互通信息,傳統月餅一般也只有五仁火腿,隨便問一位長輩,他們都可以告訴你,當年如何在舊式的廣州茶樓買一筒--是一筒,不是一盒的五仁火腿月回家,後來的蓮蓉、白蓮蓉的歷史也不過數十年。到了今日,科技長足進步,電冰箱以至手提的保溫袋大行其道,將應節食品造成冷食,也不是難事。冰皮月餅作為一種應節食物,裝載著世世代代中國人千里共嬋娟的美好願望,又不失敢於人前創新,正好用來打破傳統是創新包袱的迷思。

又例如中國人「養兒防老」的傳統,舊日多少中國人認為多子多福,民間信仰也有所謂「多仔公」,只有後代繁衍,兒孫滿堂,老時才不致膝下猶虛,生活由多個子女供養支持,又可減輕晚輩負擔;加上農業社會,男丁即是勞動力,對家族百利而無害。然而,生男生女,尚且是天意,天從人願自是美事,連續生出幾胎女兒,傳統社會中可以是個話柄,甚至是丈夫再娶的理由。當然以今日的科學眼光來看,婦女甚是無辜,話說回來,當今科技卻幫了這些重男輕女的「傳統」人等一把:選擇胎兒性別,當然仍有道德上的爭議,不過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不想身裁走樣,又或抵不了生產之痛,甚至可以選擇代孕。百年前的國人,可有此奢想?而這種創新,不但沒有因傳統而絆倒,更甚者,傳統或許正正是這些創新的動力。

傳統與創新,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兩個概念到底是相輔相承,還是相衝相勊,始終是人的思想使然。故此,我並不認為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