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十年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一套TVB劇集,一個虛構的人物,一句悲壯豪邁的對白,多少年在我們的腦內縈繞。
人生尚且匆匆幾十年,我們擁有的東西,跟著我們,可能壽命更短。

最近幾堆朋友堆之中,也在討論「換車」的問題,說車我是初哥,但如果說相機,我也倒有用了接近十年的相機。

2004年尾,南亞海嘯,感到世事無常,我作為一個基督徒,當然知道活在當下珍惜所有的道理,可是也禁不了有了及時行樂的念頭,故此那年的聖誕節,跟朋友兼師父一起買相機,我買了一台1D MkII,那時市價三萬多,是我的一個半月工資。

肉赤嗎?有一點點,不過也覺得,既然要做高速攝影,手頭上也有比較好的鏡,沒理由要給1:1.5 的剪裁率扼殺我的鏡頭,當然我也未至於會用三個月工資去買full frame 相機,於是退而求其次,買了1:1.3 的1D Mk II。

最初當然覺得好好用,但亦有麻煩之處:例如那年代的電池技術還未算成熟,用的不是鋰電,而是要完全放電才可以再充的電池。而最大件事的,是永遠不知道有沒有走電,機身也沒有準確的電量比例,往往把電池放進機身時,機身顯示滿電,但拍了十數張,電力已去到只剩10%,最後我也投降,臨到拍攝前一晚才充電,當然大大影響應對突發事件的機動性。

另外,機身亦頗為沈重,1.5公斤的機身,配上900克的鏡頭,加起上來已有半包米的重量,外影時當然要帶著沈重的背包上路。到境外旅行時更加大陣象,每次回到酒店都有「如釋重負」之感,許多時黃昏回酒店後,再出去「覓食」時,我也選擇把相機留在酒店,帶著輕便相機上路。

最後就是機身始終是接近十年前的設計,說那時是數碼單反的黎明期我想並不為過。機身最高的ISO 值只有1600,沒錯,ISO1600!像素只有6百萬,以現在的標準來說,可能一台入門數碼單反都不如,不過那時已經覺得好好用,事實上用最大解象度拍攝,已足夠印出8R的照片了。

這台相機在2010年暑假,即是它的第6個年頭起,被二手的D700 取代了,記得跟D700相處,簡直好似在談戀愛。full frame, 輕便,雖然連拍速度稍有不足,但卻以輕便取勝。至於1D MkII,我沒有完全放棄這台機,因為始終是旗艦機身,大件事時用它始終比較安心。

不過自此,比較常用的反而是在朋友的影樓,平日在家待機的,就是D700。直至2011年中,因為收到D700後繼機將要推出而賣了D700,才有時把1D Mk II 的「本尊」接回家中當成本務機使用,不過話說回來,2011年聖誕的京都長崎之旅,我帶的兩台也是輕便相機(Fuji X10, Canon IXUS 300)。雖然拍攝火車照片時表現讓人搖頭嘆息,不過好歹也換來孑然一身,輕裝上路。

2012年5月,迎來我的第二台旗艦機Nikon D4, 當然我不會以十年後的機材配置來數落十年前的裝備,始終年代不同,不便比較。1D MkII也順理成章寄居在朋友的影樓,早幾月找回這機身的交流接駁器,在影樓也可以長期使用交流電拍攝,自然忘卻了電池的不便,可以放心使用。

相機的性質跟車不一樣,起碼我可以同時「養住」幾台相機,車卻不可能這樣做。只是我覺得,人始終是人,物始終是物。既是工具,世上自然沒有可以用一世的神兵利器。如果有一朝這台1D MkII 不能再正常運作,我也只想說一句多謝,然後讓它消失於我的視線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