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肝

以前的人說「無相干」,有些人把這句演譯成「無傷肝」,或者後者才是正源,畢竟還有一個詞語叫「大動肝火」。

果然,氣憤到一個點,個肚係會冤住痛的。

一個疑似亞氏保加的小巴司機,遇上一個疑似亞氏保加嘅小巴乘客,到底會迸發出點樣嘅火花?

「不可讓太陽在你們含怒時西落」厄弗所書第4章有這樣的一句。

恰巧時值炎夏,日長夜短,你唔好彩了。

真昼の月

最初把這裏稱為「觀月之杜」,是想表達在茂密的森林裏,一杯清茶,一本小說,一個寧靜的夜晚,用平靜柔和的心境去觀賞月亮。

當然,或者會有被蚊叮蟲咬的時刻,反正文人總是把事物想得太理想,瑕不掩瑜就是。

不過其實,月亮也不只有夜晚出現,大白天有時還會見到月亮。而尤其月亮是朔是望,可能不如自己想像。

只是既走進這個森林,平常心就好。

傳統與創新

有言「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恕我不敢苟同。

首先檢視何謂「傳統」,統者,從糸,絲的頭緒,引申出事物的起源,一脈相連之意。一代正統,世世相傳,是為傳統。

當我們說起某事物屬於「傳統」時,不論有形無形,應該都均歷時間洗禮,經過驗證,去蕪存菁。比如中華文化號稱五千年,不少傳統一直傳至當代:端午龍舟掛鼓、中秋團圓賞月、重陽遍插茱萸。歷代文人雅士留下多少名言絕句,少說也有數百年「歷史」;反過來說,一些敵不過光陰沖刷,消失於歷史洪流中的傳統,亦不計其數。以活人祭祀神明、盲婚啞嫁三妻四妾、乃至於「送紅包」「圖方便」,時人稱為「陋習」的事情,曾幾何時,也是尋常百姓的日常茶飯事。

我認為「傳統」與「創新」本是相對,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傳統」印象也不外是細眼長辮,在唐人街吃一頓「雜碎」炒飯。先不說這「雜碎」源於中國使節宴請外邦顯貴,無先例可循。就一條辮子,也不過是三百多年前一條薙髮令,不見得是中國傳統。倒是王朝覆滅,國人仍有舊思維,認為「祖宗不能丟」、「根脈不能斷」,覺得剪辮離經叛道。或許是這些事情,讓人誤以為傳統為創新的包袱。

實際上,創新的包袱不在傳統,而在守舊迂腐,害怕改變的逸樂之心。

在傳統上加以創新的事例俯拾皆是。君不見二十年來,每逢中秋,總會見到大街小巷,總有路人提起冰皮月餅的保溫袋。月餅的傳統起源於事變之時互通信息,傳統月餅一般也只有五仁火腿,隨便問一位長輩,他們都可以告訴你,當年如何在舊式的廣州茶樓買一筒--是一筒,不是一盒的五仁火腿月回家,後來的蓮蓉、白蓮蓉的歷史也不過數十年。到了今日,科技長足進步,電冰箱以至手提的保溫袋大行其道,將應節食品造成冷食,也不是難事。冰皮月餅作為一種應節食物,裝載著世世代代中國人千里共嬋娟的美好願望,又不失敢於人前創新,正好用來打破傳統是創新包袱的迷思。

又例如中國人「養兒防老」的傳統,舊日多少中國人認為多子多福,民間信仰也有所謂「多仔公」,只有後代繁衍,兒孫滿堂,老時才不致膝下猶虛,生活由多個子女供養支持,又可減輕晚輩負擔;加上農業社會,男丁即是勞動力,對家族百利而無害。然而,生男生女,尚且是天意,天從人願自是美事,連續生出幾胎女兒,傳統社會中可以是個話柄,甚至是丈夫再娶的理由。當然以今日的科學眼光來看,婦女甚是無辜,話說回來,當今科技卻幫了這些重男輕女的「傳統」人等一把:選擇胎兒性別,當然仍有道德上的爭議,不過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不想身裁走樣,又或抵不了生產之痛,甚至可以選擇代孕。百年前的國人,可有此奢想?而這種創新,不但沒有因傳統而絆倒,更甚者,傳統或許正正是這些創新的動力。

傳統與創新,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兩個概念到底是相輔相承,還是相衝相勊,始終是人的思想使然。故此,我並不認為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

談敵人


中國人常言道「五倫」,五倫者,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友人之倫也。當中沒有包括敵人。

如果要談敵人,恐怕首先需要界定一下誰是敵人。現時既不是戰時,敵我自然不那麼分明。不過,歸納一下日常生活,總會帶一點端倪。敵人,多半就是與你競爭、衝突的人。與你爭奪小巴第19個座位的人,在餐廳等位時比你早0.25秒取得籌號的人,與你比拼要取得客戶信任的人,以至是在行走中無意踫到你一下的。

就像武俠小說一般,必定有那麼一本武林秘笈終極神器去讓你爭來奪去,才有那麼多敵人,武林從此多事矣。

敵人不一定是陌生人,也可以是你認識的人,甚至是你最親的人。文首說兄弟之倫,想必有兄弟姊妹的朋友,大概也有向父母爭寵的經驗:或是搏取同情,或是便宜賣乖。在職場也不乏出生入死的好戰友,一同在晉升面試的討論環節中拳來腳往。反正,不認識的人,跟你爭一些東西,你不介意,因為那可能只是你希望擁有的物件清單中的鳳毛麟角;然而,最親的人一旦成為敵人,你們爭個你死我活的,恐怕會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雖然生死攸關,不過爭奪過後,化敵為友也是一門學問。電影《我愛夜來香》中,主角阿唷跟羅賓探長爭風呷醋,也為一千萬美金的間諜任務東奔西跑。最後美人帶著他們應得的獎金赴美,購買軍備抗戰救國。電影結末,阿唷一句語重深長的對白:「這個世界,除了錢和女人,還有什麼好爭?我想我們又再次成為好朋友了。」的確,不爭,哪會有敵?所謂「仁者無敵」,仁者之所以為仁,恐怕已是超然物外,看破紅塵。

化敵為友既是美事,不過勝負已分,成王敗寇,如何面對面前那位趾高氣揚的勝利者,我想以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微笑以對,當無大礙。然而,作為勝利者,對著曾經為敵的人,又該如何處置?

對敵人是否應抱有倫理道德的概念,自古已多爭論,不在本文討論之列。倒想起了二戰時期的德國猛將,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將軍,本是一介低級軍官,憑著軍事天才,在閃電戰中重挫對手,更在北非沙漠獲得了赫赫戰功。連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亦毫不諱忌地稱:「我們面對的是一位熟練的對手,偉大的將軍。」當代,德國斯圖加特機場因紀念隆美爾將軍的兒子,任職該市市長時期的功績,建議更名為「隆美爾機場」,西方社會也不以為然。雖然最後建議被推翻,不過可見,一如筆者友人所言:是敵是友只是一時之氣,是優是劣才是永恆課題。

安倍晉三的祖父岸信介曾為二戰時期日本東條內閣的國務大臣,綽號「滿州妖怪」,有朝一日如果山口縣的宇部機場要改名為岸信介機場或安倍機場,考慮到亞洲鄰國的反應,恐防不是請波多野結衣袒胸露背出來示範道歉常識便過得了的事。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人生在世,爭執難免,既有爭執,自然有敵人。或許,多儲備幾個敵人,鬥而不破,從中學習敵人優勝之處,知己知彼,才是豐盛人生的不二法門。

無題

十六歲新娘、十四歲媽媽已經不再新鮮。如今世道更可能是見怪不怪。

十三歲記者,簡直型英帥靚正。

#娃娃兵

斯德哥爾摩

有時別要跟綁匪討價還價,

因為你永遠不能滿足綁匪。

也別要讓綁匪知道你怕,

因為綁匪會食髓知味。

再怕,也要裝不怕。

我命由我

常聽學生講,「食雞」的時候,最常見到的兩個標籤,一個是「落地成盒」,另一個是「我命由我」。

一個早上,走荔景車,茶餐廳唔記得落單,見了一個三日無返學的學生,上了一節嬲到叫救命的課。
時間本來可以好好運用,本來,這個本來或者就建基於別人的身上。

還有什麼可以自己掌握?我真的想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