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 熱烈北海道之旅 Day 1,2

Day 1, 千歲 – 函館

第一次坐5小時的飛機直飛新千歲機場,為我來說可能是一個新的紀錄。我發覺我坐長途機是會發傻的。在機上看了一套「車手」,余文樂的演技不怎麼,黃秋生的角色更令人印象深刻。

落機取回行李時已是 16:00,走到外國人旅遊中心換JR Pass, 由於是國際機場,所以站員的英文和國語都說得不錯。當我換證並說希望取得前往函館的指定席券時,站員還附上便條,說明在什麼時候之前要在機場上車,以便在南千歲站轉乘列車前往函館。

坐早了一班車前往南千歲,06年初,白雪茫茫時來過一次,今次是仲夏時節,感受當然不同。但人在月台,還是拿起相機不停拍攝來往的火車。

轉乘「スーパー北斗」號,3小時後到達函館。室外的溫度才21.22度,車內的溫度卻高至27,28度。給我的感覺是北海道人怕冷不怕熱的。到了酒店已是下午8時,放低行李後,便到外邊走走看。不過還未到9點,大部分的店鋪都已經關門了。於是在酒店附近的便利店買了個壽司打算回房間吃,又想起可以到車站走走,結果見到北斗星號正在停車,於是又拍了幾張照才回酒店。

很久沒有住過非「東橫inn」系的酒店了,這家位於函館站旁的 LOISIR 酒店,房間寬敞舒適,房內也有wifi 可供使用,甚至已經有手機的叉電器,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Day 2, 函館市內

早上起來,在酒店吃過一小碟早餐,之後便在十時左右前往車站,準備安排之後行程要用到的車票,當然拿到手的都是英語表記的車票。但見在買はまなす(牽牛花號、聯絡青森至札幌的夜行列車)的車票時,又累這位綠窗哥哥回到櫃面後找檔案看看要收我多少錢了,真的不好意思呢~

完成「劃飛」的工作,便走到摩周丸參觀。這艘以北海道摩周湖命名的青函連絡船,曾負起聯絡本州與北海道的使命達20多年,直至青函隧道於1988年啟用,退出現役後,便泊在函館作為一艘紀念館供遊人參觀。比較可惜的是因為放得久了,船身狀態並不怎麼理想。不過內裏開於青函航路的資料,卻很值得一看,比起看網上資料來得直接、透徹。果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11時左右在摩周丸旁的函館朝市用膳,不過因為懶沒有走遍整個朝市,便在外觀比較新的朝市廣場坐下吃了一個「三色飯」(蟹柳、海膽、三文魚籽),回程時八卦再望望其他店子時,知道自己吃貴了。吃隻後沿開港通前往元町地區,途經全日本最早的水泥電線桿,因為函館地勢特別,風特別大,易招融祝,於是用了水泥電桿來防止火勢蔓延。

走上二十間坂,到達函館天主教堂之後,便到了基坂上元町公園的函館市歷史寫真館。內裏展示了一些舊式的攝影器材,舊照片反而很少。不過建築物曾是某會社的社址,確是古色古香,值得一看。

下午1時,在末廣町乘坐市電前往五稜郭(正字為「廓」,日本政府戰後積極簡化漢字,故此用回古字「郭」減省筆劃統一字形)。五稜郭是幕末時代的西洋建築,為了防備外國艦隻炮火,建在較內陸的地方,並且採用歐洲常見的星形稜堡外型構造,以達到最佳的防禦效果。大政奉還後,不願聽命天皇的幕府殘軍便曾在北海道(當時稱為「蝦夷地」)成立蝦夷共和國對抗新政府,並以五稜郭為固守據點。可惜的是殘軍先是主力艦遇風暴擱淺,陸軍部隊又在若松一帶(今日函館車站附近)不敵新政府軍,新選組土方歲三戰死。共和國總裁榎本武揚開城投降,倒也成了後來明治政府的海軍卿。

比較值得留意的是,所有官方展板均稱榎本武揚、土方歲三等人為「舊幕府反抗軍」而不稱「蝦夷共和國」,果然是歷史立腳點不同,觀點就有不同。

五稜郭內的箱館奉行所新近重建,以慶祝五稜郭建成150周年。但因為是全新建築,我就沒有進去參觀了。離開五稜郭,走上五稜郭塔,居高臨下,別有生趣。離開前還到附近函館有名的漢堡包店品嘗炸雞漢堡,以日式炸雞的方法做成漢堡,成為了函館其中一個食的標誌。

下午4時回酒店稍事休整,並取得早上送到的流動數據卡,六點一刻便在車站前乘坐18:20開出的巴士直上函館山。是日視野比較模糊,新聞報導說是因為西伯利亞發生了森林大火,濃煙飄到北海道引致能見度下降。山上景色應該不錯,就可惜了在此時煙霧瀰漫。上山後,人越來越多。等到 19:15 入黑,拍了兩三張照片已沒有心情逗留,乘坐第5班到站的索道下山。

20:50 左右坐市電從十字街回到車站,拍攝カシオペア(仙后座)號,再到朝市附近尚有開放的食店吃過晚飯。便回酒店書寫明信片。


函館市電


函館朝市


朝市一景


金森倉庫


函館天主教會


五稜廓


函館山鳥瞰市區景色